其实,单就洗个头没什么难的,难的是加上用护发素、做发膜、擦头发、吹头发,没有个把个小时根本做不完!
本来洗个头就烦,近来网上还流传着“人洗三头,命不长久”的说法,啊这......是真的吗?
人洗三头,命不长久?
这个说法中的“三头”,指的是在三个时间段洗头,分别是晨起、出门前半小时、临睡前。下面小编逐一分析其是否靠谱~
1.晨起时段(早上6点至8点)
清晨气温偏低,尤其是乍暖还寒时候甚至很冷,如果此时洗头,受凉生病的概率不小。
此外,早上刚起床时,人体的很多机能如血压和血液循环还没恢复到日常状态,血流缓慢,血压波动大。
这个时候洗头,水流突然刺激头皮,会加快头部血液循环,容易导致头晕、头痛等头部不适。
尤其要注意的是,大多数人的血压会在清晨6~10点时达到一天内的最高水平,而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与清晨血压升高直接关联。
因此,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,在晨起血压较高的情况下洗头,发生心脑血管病意外的风险也会升高。
从中医角度来看,晨起时段洗头容易影响阳气生发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:“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,平旦人气生,日中而阳气隆,日西而阳气已虚,气门乃闭。”
所谓“平旦”,即太阳出现在地平线的时候。此时人体阳气初生,相对较弱,需要引导和抒发。而人的头部是诸阳之首,水属阴,此时洗头等于把阳气升发扼杀在摇篮中。
当然,晨起洗头容易出现的这些问题,都是可以避免的。
只要你不是一下床就去洗头、用过热或过凉的水洗头(水温控制在40℃左右为宜)、洗完头发湿哒哒地出门,问题就不大。
建议:起床后可以先去上厕所、洗漱,等身体彻底苏醒,血压稳定,心脑血管病患者还可吃个早餐,再去洗头。
2.出门前半小时
出门前半小时洗头,对于短发人群来说,洗好吹干再出门不是问题,但对于中长发人群来说,那么短的时间,吹不干,根本吹不干!
而头发半湿半干着出门,不但容易受凉,导致感冒、头痛,还容易滋生细菌,造成头发敏感。
如果是染发、烫发没吹干就出门,发丝还容易纠缠在一起,等梳发时很容易扯断。
此外研究发现,头发受到的紫外线辐射量是脸部的2倍以上,紫外线会令毛鳞片变薄、剥落,因此洗完头后马上外出,容易导致断发、分叉。
建议:不要临出门前才洗头,应预留好充足的时间,等头发彻底干了再出门,紫外线强烈时可以撑伞或戴遮阳帽。
3.临睡前(深夜时刻)
临睡前洗头,由于晚上的空气湿度相对较大,加上很多人急着去睡觉,很容易等不及头发全干就躺床上。
然而,头发未干就去睡觉,容易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。
第一,湿头发在自然蒸发的过程中,会带走头部的热量,加之睡觉时人体处于低抵抗力状态,如此一来,一方面病毒或细菌更容易乘虚而入,导致头痛、头晕等感冒症状;另一方面容易引起头皮下静脉丛炎,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慢性头痛。
第二,如果湿发睡觉时受到了冷风的持续刺激,还容易影响面部神经,诱发面瘫。
第三,如果湿发和枕巾等接触,头皮容易沾染大量的细菌、真菌,还容易造成马拉色菌大量繁殖,使头皮出现炎症从而出现溢脂性皮炎,甚至造成脱发。
第四,头发湿哒哒的就去睡觉,睡眠质量本就容易受影响,加之睡前洗头通常是和洗澡一起的,而刚洗完澡,躯干温度较高,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分泌,使人不易入睡。即便睡着了,也可能睡眠质量不高。
第五,从中医角度来说,长期湿发入睡,阴寒湿冷之气频频进入人体,不但会折损人体阳气,还会将湿气困于人体内,以致“湿气缠身百病生”,比如头痛、乏力、腹痛、腹泻、体虚、风湿关节痛等,甚至给人体落下老病根。
不过话说回来,只要不太晚洗头、水温合适、睡前头发已全干,这些问题都可避免。
顺便说一句,由于睡前躯干温度下降、手脚回暖,才是睡个好觉的良好状态,加上洗完头后最好先用毛巾擦拭,再用吹风机(中、低挡风速)吹至八成干,然后自然风干。
因此建议:睡前1.5~2小时洗头洗澡,这样既有充足的时间让头发全干,又能让身体自动调节温度,达到入睡的良好状态。
总的来说,“人洗三头”确实容易导致一些问题,但“命不长久”的说法有些夸张。其实,大家只需按照小编的建议来,就可避免以上诸多健康问题啦!
一键前往【中青看点】,观看完整内容,更有现金奖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