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5岁老人给全中国人上了一课:现在五毛钱还可以买什么?

2025-03-12平淡的生活

一位83岁的老奶奶,连续23年雷打不动地在学校门口摆爱心早餐摊,感动了所有中国人。所有食材保证纯手工制作,而且价格永远不涨,这个老奶奶用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做执着。

到底老奶奶做早餐有多艰难?她又是如何坚持下来,成为全村的一道风景的?来看看坚守早餐摊23年的毛奶奶的故事。

早上7点多钟。

浙江衢州黄坛口村,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,陆陆续续赶来学校。

“奶奶,我要一个蛋饼!”

“奶奶,我要两个糯米粿!”

“奶奶,奶奶,我要一袋豆浆带走!”

这个学校附近弄堂口的早餐摊,很快就被孩子们围成一个圈。

圈子中间,一个小小的身影。

佝偻着腰,笑意盈盈,脸颊泛着红光。

老奶奶叫毛师花,今年83岁。

从1993年开始,她坚守着这个早餐摊,风风雨雨23年。

蛋饼5毛一个,粽子5毛一只,豆浆5毛随便舀,管饱···

23年来,不管物价如何飞涨,毛奶奶的良心早餐,只卖5毛钱。

一个土鸭蛋做的蛋饼,一袋石磨磨的醇豆浆,一块香甜的手工糯米粿···

虽然卖得便宜,却是实打实的业界良心。

每天晚上八点钟,毛奶奶要准时入睡。

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凌晨一点起床,准备第二天出摊的东西。

这个生物钟早已深入骨髓,即使是长夜漫漫的深冬,毛奶奶也是到点就醒。

头天泡好的豆子,一个个都胀大了。

就着昏黄的灯光,瘦小的毛奶奶吃力地推动大石磨:“石磨磨的豆浆,孩子们会多喝一点。”

上锅蒸做粿子的糯米。

煮熟的糯米用布包裹,放在石臼里。

十多斤的锤子,毛奶奶抡起来还是有些费力。

切菜炒粿馅,拌面糊、蒸粽子、熬甜粥···

整个黄坛口村都在沉睡,只有月亮和毛奶奶飘摇的小屋睁着眼。

凌晨五点半,足足忙活了五个多小时,一切才准备就绪。

毛奶奶要用三轮车,分两次把早餐摊的东西运到路口。

冬天最是难熬。

寒风刺骨,漆黑一片。

老伴5年前去世了,一直陪伴她的狗狗也被人偷去吃了,“现在半夜只有我一个人,心里还是有点怕。”

摆好桌椅,点起炉火,毛奶奶在漆黑中坐定,开始煎蛋饼和糯米粿。

这比太阳亮得还早的炉光,慢慢照亮了黄坛口村的一天。

从小孩到大人,村民们大都吃毛奶奶家的早餐长大的。

习惯地打一碗热豆浆,就着喷香松软的蛋饼。

20多年来,已经成了戒不掉的家的味道。

从黄坛口出去的学生们,毕业多年也忘不了这个味儿,忘不了爱笑的毛奶奶,

他们喊着“奶奶、奶奶”长大,真得变成了她的孙子和孙女。

23年时光,毛奶奶骑坏了4辆三轮车,用坏了四五十只煤炉,

唯一没变的是对孩子们的爱。

钱没带够,先吃了再说,不能让孩子们饿着肚子。

不小心把碗打碎了,毛奶奶只关心有没有扎到手。

逢着考试的日子,毛奶奶还会准备代表100分的油条鸡蛋。

8点钟,教室里传来了孩子们的朗读声,

这是毛奶奶最爱听的声音。

满足的毛奶奶收起摊子,准备回家。

每次她都会把地面,打扫得干干净净。

关于成本,她没有算过,关于利润,她不知是赚是赔,这个“糊涂”的老奶奶只是觉得:

“苦日子过去了,摆摊不是为了赚钱。”

毛奶奶不差钱,4个子女家庭条件都不错。

她的子女们也很孝顺,他们心疼老母亲一直要接她去城里,只是毛奶奶死活不愿意。

他们知道,毛奶奶舍不得那些孩子们。

他们只好每月倒贴三四百块钱,一起支撑这个小摊子,也支撑着毛奶奶善良的执念。

孩子们会主动帮她把碗筷放好,村民会将自产食材按成本价卖给她,雨天路人会赶紧帮她收拾家当。善良的人,终将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。

“能做多久就做多久吧。”

毛奶奶用力爬上三轮车,慢慢骑到弄堂底,留下一个小小的背影。

5毛钱可以买到什么?

一根棒棒糖,半根老冰棍···

在毛奶奶的早餐摊,五毛钱可以买来放心的早餐,可以买来家人般的朴实幸福,更可以买来一世温暖。

大家都在看
推荐视频
精彩推荐

一键前往【中青看点】,观看完整内容,更有现金奖励

取消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