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 不要两手空空:礼轻情意重
“都是熟人,带东西多生分”,这话听着客气,可真要是空着手赴宴,主人嘴上不说,心里难免会觉得少了点被重视的暖意。
之前在豆瓣看到一个帖子,有位网友说自己请闺蜜来家里吃饭,一大早就去菜市场挑新鲜食材,忙前忙后做了一桌子菜。
结果闺蜜来了,手里啥也没带,还顺口说了句:“你这菜看着一般呀,还不如去楼下馆子吃一顿”。
那位网友说,当时就觉得心凉凉的,觉得自己的用心没被珍惜和重视。
去别人家里头做客,不用带多贵重的东西,楼下超市买箱牛奶、拎袋水果,或是带瓶主人爱喝的酒水饮料,花不了多少钱,却能让人感受到你的在意。
就像老话常说的 “礼轻情意重”,赴宴带的不是礼物,而是一份尊重。
哪怕是关系再好的朋友,你带着心意赴约,对方也会觉得这份情谊被放在了心上,彼此的感情自然会更亲近。
02. 不要失了分寸:客随主便
吃饭时最让人不舒服的,莫过于客人忘了 “自己是客”,反客为主挑三拣四。
我表姐前段时间请老同学来家里吃饭,提前在群里问了一圈大家的口味,知道有两个人不吃辣,特意把所有菜都做成了清淡口,还准备了小朋友爱吃的糖醋里脊。
结果吃饭时,有个同学夹了一筷子菜就皱着眉说:
“怎么这么淡啊,一点味道都没有”,还直接让表姐 “再炒个辣椒炒肉”。
表姐当时笑着应了,可事后跟我说: “不是不愿意做,是觉得他根本没把我当主人,一点分寸都没有”。
赴宴时,主人家早已尽力考虑大家的需求,作为客人,“守分寸” 是基本的礼节。
主人安排你坐哪个位置,就安心坐下;主人递什么餐具,就顺手接过;主人推荐哪道菜,就尝一尝。
这不是客套,而是对人家的尊重。
古人说 “入境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”,到了别人的 “主场”,顺着主人的安排来,才是会做人的表现。
你给足主人面子,主人自然会觉得你懂事靠谱,以后自然更愿意跟你来往。
03. 不要挑三拣四:懂得尊重
吃饭时挑三拣四,不仅扫了大家的兴,还会暴露自己的修养。
之前公司聚餐,有个同事一会儿嫌鱼太腥,一会儿说菜太咸,还把不爱吃的菜直接拨到盘子边,弄得同桌的人都很尴尬。
从那以后,大家再组织聚餐,都不太愿意叫上他。
每个人的口味不同,主人家做的菜、选的餐厅,有时候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。
作为客人,多一份包容,少一份挑剔,不仅能让饭局更愉快,还能让人看到你的格局。
就像俗语说的 “食不言,寝不语”,吃饭时的言行举止,藏着一个人的修养。
不挑三拣四,不抱怨指责,安静大方地享受美食,和大家好好聊天,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受欢迎,人缘自然会越来越好。
一顿饭,吃的是饭菜,品的是人品。
不管是跟朋友、亲戚还是同事吃饭,记住这 3 个 “不要”:带着心意赴约,守着分寸相处,怀着包容待人。
看似简单的小事,却能让饭局更愉快,也能让你的好人缘,在一顿顿饭里慢慢积累起来。
一键前往【中青看点】,观看完整内容,更有现金奖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