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提醒:这4种病,多晒太阳就能预防,转告家人!

2025-05-14平淡的生活

有时候预防疾病并不一定非得靠吃药,今天分享一个特别简单有效的方法——晒太阳

晒太阳这么有效?

说到晒太阳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怕晒黑、晒伤,甚至觉得太阳大就干脆待在屋里不出门。

晒太阳是最自然的养生方法之一。它能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,帮助钙质吸收,对免疫系统、情绪调节和代谢都有积极影响。

晒太阳到底能预防哪些疾病呢?咱们一个个来讲,看看有没有你关心的问题。

晒太阳预防疾病

1. 骨质疏松

骨质疏松,老年人最容易遇到的难题之一。骨头变脆、腰酸背痛、稍微摔一下就骨折,这些都跟钙质流失有关系。平时补钙药没少吃,但效果差强人意,为什么呢?

关键在于缺乏维生素D!没有维生素D,钙质吸收率大打折扣。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晒太阳。每天晒15到30分钟,尤其是上午10点到下午3点,这个时间段紫外线中UVB较高,能够有效促进维生素D合成。

我建议大家,天气好的时候,去户外晒晒背部、腿部或者手臂

2. 抑郁症

有些人年纪大了,性格变得忧郁、脾气古怪,其实这可能跟缺乏阳光照射有关系。阳光能促进5-羟色胺(一种让人愉悦的神经递质)分泌,有助于缓解情绪低落。

尤其是到了秋冬,很多人待在家里,日照减少,心情也跟着灰暗。这个时候,哪怕是阴天出门走走,也是好的,哪怕只晒到一点点紫外线,对情绪调节也是有帮助的。

3. 免疫力下降

老年人免疫力下降,特别容易感冒、感染。有些人隔三差五就要跑医院,关键就在于免疫系统不够强壮。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刺激皮肤产生维生素D,而维生素D能够调节免疫功能,增强抗病能力

当然,晒太阳也讲究适量,一天晒半小时左右就好,别贪多,避免晒伤。

4. 高血压

很多人不知道,晒太阳还能帮助降低血压。阳光照射能让皮肤产生一氧化氮,这种物质能扩张血管,从而降低血压。

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,经常晒太阳的人,血压水平普遍较低,尤其是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的老年人,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降低。

平时可以选择上午或下午的户外运动,比如打太极、慢跑或散步,让身体在活动中自然吸收阳光,这样既锻炼了筋骨,又改善了血管弹性。

晒太阳要注意啥?

虽然晒太阳好处多,但也有讲究:

注意时间

避免中午11点到下午2点,这时候紫外线最强,容易晒伤。

选择部位

可以露出胳膊、腿部或背部,避免长时间暴晒面部,防止皮肤老化。

适度而为

每次晒20到30分钟即可,皮肤较白的人更要注意时间。

涂抹防晒

在暴晒时,涂点防晒霜,尤其是面部和脖子。

大家都在看
推荐视频
精彩推荐

一键前往【中青看点】,观看完整内容,更有现金奖励

取消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