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,7月20日将迎来一年中最热、最潮湿的三伏天。此时高温与湿气交织,人体易出现不适,而“入伏一碗汤,不劳医生开药方”的说法,正是古人应对伏天的智慧。
合理喝汤能补充流失的水分和营养,助排湿气,减轻身体负担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款适合入伏后饮用的“清暑祛湿”汤。
冬瓜薏米排骨汤:利水消肿,清热解暑
冬瓜水分充足,性凉味甘淡,清热利水、消肿解毒;薏米性微寒味甘淡,利水消肿、健脾祛湿;排骨滋阴润燥、益精补血。三者搭配,味道鲜美,能有效排湿,让身体清爽。
食材准备:冬瓜500克、薏米30克、排骨300克、生姜3片、葱段、料酒1勺、盐适量。
薏米提前浸泡2-3小时。
排骨冷水下锅,加生姜、葱段、料酒,煮开撇沫,焯水2-3分钟后捞出洗净。
冬瓜去皮去瓤切块(保留冬瓜皮可增强祛湿效果,需洗净)。
把薏米、排骨、冬瓜、生姜放入汤锅,加足量清水没过食材。
大火烧开转小火炖1.5-2小时,至冬瓜透明、排骨软烂,加盐调味即可。
红豆芡实鲫鱼汤:健脾利湿,和中开胃
红豆性平味甘酸,健脾止泻、利水消肿;芡实性平味甘涩,补脾祛湿、益肾固精;鲫鱼健脾利湿、和中开胃。这道汤适合伏天食欲不振、湿气重的人,能补充营养,改善脾胃功能。
食材准备:红豆30克、芡实30克、鲫鱼1条(300-400克)、生姜3片、葱段、料酒1勺、盐适量。
制作步骤:
红豆和芡实提前浸泡3-4小时。
鲫鱼处理干净,鱼身划几刀,用纸巾擦干水分。
热锅凉油,放生姜炒香,放入鲫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,加料酒去腥,再加足量热水和葱段。
倒入红豆、芡实及浸泡的水,大火烧开转小火炖1-1.5小时,适时撇沫。
煮至汤浓、红豆和芡实软烂,加盐调味,再炖5-10分钟即可。
绿豆银耳汤:清热解毒,滋阴润燥
绿豆性凉味甘,清热解毒、消暑解渴;银耳富含胶质,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。伏天喝碗冰镇绿豆银耳汤,清甜润滑,能缓解燥热,为身体补水补营养,给身体“清火”。
食材准备:绿豆50克、银耳1朵、冰糖适量、枸杞适量。
制作步骤:
绿豆提前浸泡3-4小时,或冷冻1-2小时,更易煮开花。
银耳温水泡发30分钟,去根部,撕成小朵。
绿豆和银耳放入汤锅,加足量清水,大火烧开转小火炖40分钟-1小时,不时搅拌防粘。
煮至绿豆开花、银耳出胶,加冰糖煮5-10分钟至融化。
关火前放枸杞,焖泡几分钟即可。冷却后冷藏,口感更佳。
这三款汤食材常见,做法简单。7月20日入伏后,可根据家人口味和体质常煮这些“清暑祛湿”汤,为家人健康护航,让大家舒舒服服过三伏。
一键前往【中青看点】,观看完整内容,更有现金奖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