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我们对食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。很多人开始追求绿色、纯天然、有机的食材,而一些野菜就因此广受大家的欢迎。然而,我必须提醒大家,你吃的野菜可能并不健康,甚至会对身体造成毒害!
蕨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口感脆嫩,清香滑润,是春季最受欢迎的传统野菜之一。但是,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蕨菜是唯一一种被确认具有致癌能力的食用植物。在过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中,科学家们发现蕨菜会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风险。这一致癌能力主要归因于蕨菜中的一种物质,被称为“原蕨苷”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评级为2B类致癌物,即对人类可能致癌。原蕨苷会与氨基酸反应,破坏DNA,引发细胞异化,最终导致癌细胞生成。这种物质的致癌能力在蕨菜的幼芽中尤为突出。
纯天然的食物并不一定安全、有营养。动植物的演化是为了适应环境并生存下去,它们并不一定符合人类的饮食需求。而植物面对动物、细菌或真菌的侵袭时,只能被动挨打。为了生存,许多植物演化出了一些“防御物质”,具有一定的反击能力,原蕨苷就是其中之一。因此,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纯天然食物就一定安全、有营养。
虽然蕨菜被证实具有致癌能力,但这并不意味着吃了蕨菜就一定会得癌症。致癌性的意思是增加患癌风险,而不是吃了就会立刻得癌症。根据日本197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,经常食用蕨菜会使男性食道癌的风险增加2.1倍,女性增加3.7倍。尽管增加的比例相对较大,但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患食道癌的风险并不高,这个增加的几率仍然较小。此外,这些调查是在长期经常食用蕨菜的地区进行的,当地的饮水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原蕨苷。因此,如果我们只是偶尔尝尝蕨菜的味道,风险可以忽略不计。
蕨菜中的致癌物质是水溶性的,多次水洗可能会洗掉大部分致癌物质。在动物实验中,使用的是未经反复水洗的蕨菜根部制成的粗提物,而我们制作蕨根粉条时,会反复清洗并加入大量水,从而降低致癌物质的含量。此外,原蕨苷在常温下很容易挥发,提纯的原蕨苷在室温下会分解。因此,烹饪蕨菜时,使用滚烫的沸水可以显著降低其致癌效果。此外,盐渍或烘焙等处理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削弱原蕨苷的致癌效果。总之,无论吃什么食物,我们都要掌握好适量的原则。
虽然蕨菜含有致癌物质,但只要我们合理食用,注意适量,风险是可以降到最低的。在选择食物时,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,而不仅仅追求纯天然的标签。保持科学的饮食习惯,才能真正健康地活到老。
一键前往【中青看点】,观看完整内容,更有现金奖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