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被称为“纯阳草”,日常用一用好处真不少!但别犯1个错……


说到“艾草”,很多人会纷纷竖起大拇指。因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“养生草”,艾草药食同源,既可内服也可外用,从古至今,都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。

“纯阳草”艾草

春天用好处太多了

艾草生于乡野间、其貌不扬,却素有“百草之王”、“妇科圣手”的美誉。在民间,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: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。

古人更是把太阳称为天之阳,把艾草称为地之阳,艾火是纯阳之火,能通三阴走十二经。《扁鹊心书》中就有“保命之法,灼艾第一,丹药第二,附子第三”、“人于无病时,长灸关元、气海、命门、中脘。虽不得长生,益可得百年寿矣”等描述。

那么,春季用艾草有哪些好处呢?

1、驱寒除湿

艾草气清香,味苦,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,使用艾叶泡脚或熏蒸患处,可以通过热力和药性的双重作用,促进血液循环,温暖经络,从而改善局部症状。

2、辅助止血抗炎

艾草中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成分,具有止血抗炎的功效,能够促进血液凝固,减少出血量。同时,还能够减轻炎症反应,促进伤口愈合。

3、辅助调理月经

艾草中含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物质,具有调理月经的功效,可以通过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子宫平滑肌的痉挛,从而减轻痛经症状。

4、安神助眠

艾草中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,具有安神助眠的功效,能够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,帮助人们放松身心,进入深度睡眠状态。

5、调理胃肠

艾草富含萜烯类化合物,具有调理胃肠的功效,对于消化不良、腹胀等症状,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
小贴士:

为什么说艾叶是“纯阳草”?

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发现,艾草从冬至阳气初升之时就开始鼓动芽孢,蓄势待发,直到春天。它又是在植物里最早开始生根发芽,经过春气升腾的阳气涌动,在历经寒温起伏不定的整个春天融锻之后,跨入炎炎夏季,在天地间阳气最旺的时候一一端午,艾草成熟,此时收割的艾草不仅蕴含天地纯正的阳气,同时它也带着浓烈通透的香气,因此,在中医看来,艾叶不仅是散寒的绝佳之品,因其芳香祛湿,它又是一味散结的良药。

艾草的日常妙用

艾草除了用作药用之外,还可以作为日常保健之品:

1、止痒

艾草外用有祛湿止痒、抑菌的作用。湿疹导致的皮肤瘙痒、脚部细菌滋生引起的瘙痒,可用艾草煎水,清洗、浸泡。

2、辅助治疗风湿痛

艾草有活气血、逐寒湿、温通经络的作用。用菊花与艾草一同制作成护膝以及护腰垫,可以缓解关节红肿、酸痛、僵硬,以及腰背酸痛等。

3、调理痛经

艾草有暖血温经的作用,又能壮子宫,所以治疗妇科疾病的方剂中多会添加。当女性发生痛经时,可以食用艾草煮蛋、艾草母鸡汤或艾草红糖茶来调理。

4、缓解头痛

艾草枕头对调理因天气寒冷、潮湿引起的头痛有较好的效果,长期使用艾叶枕头还可以预防感冒与缓解颈椎疼。

5、止盗汗

清醒时候不流汗,一旦入睡便会大量的出汗,中医称这种现象为盗汗。《本草纲目》指出,可用艾草10克、白茯苓15克、乌梅3个,一同煎水,睡前服用可辅助治疗盗汗。

除了上述妙用之外,还可以做出诸多的美食,如艾草青团子、艾草糍粑、艾草蒸蛋、艾草饺子等,美味又健康。但是使用艾草也有一定注意事项。

用艾草

这个错不能犯

大家要注意,艾草虽然是药食同源,但并不等同于百无禁忌。

1、阴虚、实热、肝阳上亢的人慎用

艾草辛温,艾灸属于温热疗法,有温经散寒的作用,虚寒体质的人,或由风寒引起感冒和关节疼痛时,比较适合用艾。

如果是阴虚、实热、肝阳上亢的人用艾,无异于火上浇油。这也是中医一直强调的辨证论治。

2、不宜过量使用

过量使用艾草会损耗人体内的阳气,加重体虚,不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,反而会使免疫力下降,带来疾病。

3、儿童和女性月经期间

有些孩童,食用艾草容易产生过敏症状,要特别注意;生理期的女性也不建议食用艾草,用量过多反而可能出现月经异常。

提醒:

虽然艾草有多种功效,但在使用时,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用法和用量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。

大家都在看
推荐视频
精彩推荐

一键前往【中青看点】,观看完整内容,更有现金奖励

取消
确定